当前,麒麟区已进入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期,本轮防火期自2024年12月1日起至2025年6月15日,其中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为高火险期。面对严峻形势,麒麟区紧扣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”三位一体防控体系,以责任落实为基、物资储备为要、应急响应为纲,全方位织密织牢防火安全网,守护森林草原生态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林长制压实责任链,“人防”织密立体防护网
麒麟区以林长制为核心,构建“区、镇(街道)、村、组、户”五级责任链条,将防火责任细化到每个层级、每个岗位。各级林长主动靠前,严格落实巡林制度,确保山有人管、林有人护。围绕“把住路、守住山、看住人、盯住坟、管住火”目标,全面推行“区、镇(街道)、村、护林员”四级网格化管理,新增专业护林力量,延长每日巡山时长,加密重点区域巡护频次。在寥廓山、朗目山等重点林区,护林员全天候驻守卡口,对进山车辆和人员逐一检查,严禁火种入山,从源头切断火灾隐患。
宣传教育同步发力,通过张贴标语、发放手册、案例警示、应急广播等形式,将防火知识送进林区周边村(社区)、学校和企业。截至目前,全区悬挂防火旗140面、宣传横幅25条,张贴防火命令25张,发放宣传单手册1200余份,推动“森林防火人人有责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沿江街道新发村等基层单位创新“线上+线下”宣传模式,利用微信群、流动小喇叭等载体,实现防火宣传“全覆盖”,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火源管控。
物资储备夯实硬支撑,“物防”构筑坚实保障线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麒麟区将物资储备作为防火工作的重要基础,统筹布局重点林区消防设施,新购置3辆运兵车、2辆水车,提升麒麟区森林消防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,确保关键时刻“调得出、用得上”。
沿江街道鸡街村委会在朗目山片区设置固定卡点,配备4支共计100立方米的消防储水罐和9个2.5立方米的移动罐车,形成“固定+移动”的应急供水体系,为快速灭火提供充足水源保障。全区范围内,各类扑火物资、灭火器械储备齐全,风力灭火机、灭火弹、消防水车等装备一应俱全,重点林区储水点布局科学,实现“打早、打小、打了”的硬件支撑。
在火源管控一线,各卡口配备专业检测设备,对进山祭祀用品、火种进行严格收缴和登记,切实将火源阻挡在林区之外。同时,针对春耕、祭扫等易引发火灾的时段,沿江街道、太和街道等通过增设临时检查点、组织村组干部轮班值守,实现“人防+物防”双保险,最大限度降低火灾风险。
应急值守强化快响应,“技防”搭建智慧防火网
麒麟区严格落实“五级包保”责任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,构建起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”的应急体系。瞭望监测员、巡山护林员、扑火队员全员在岗,通过“地面巡查+视频监控”全方位排查隐患,及时清理林区可燃物,确保火情早发现、早处置。依托森林防火指挥平台,全区建立统一的信息报送机制,坚持“有火必报、报扑同步、归口上报”原则,实现火情信息快速传递、精准研判。
寥廓公园管理处组建专业扑火队伍,配备风力灭火机、灭火拖把等装备,消防水车保持满水待命,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集结、协同作战。此外,珠街街道、南宁街道等通过开展应急演练,模拟火灾扑救场景,提升队伍实战能力,确保“打早、打小、打了”落到实处。
从山间地头的护林员巡查,到重点卡口的物资储备;从全天候的值班值守,到全覆盖的宣传教育,麒麟区正以“严、细、实”的工作作风,筑牢森林草原防火的铜墙铁壁。当前,全区上下正紧盯高火险期关键节点,持续压实责任、创新举措、提升能力,用实际行动守护生态安全,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绿水青山筑牢安全屏障。
图文:赵会全
责编:窦俊伟 段琼会
审核:代石全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