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一”小长假,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潦浒陶瓷工匠园区的工匠们没有闲着。利用游客聚集的“五一”假期沉下心来,闹中取静,守正创新,聚精会神研发新的陶产品丰富市场,正是大好时机。曲靖康顺陶瓷有限公司刘靖,“五一”小长假利用潦浒本地窑泥反复调配,在全国除宜兴外的第二个地方,成功研发出来了“地道”的紫砂壶系列产品,为“潦浒陶”突破发展瓶颈打开了一扇新的“窗口”。
众所周知,在全国及东亚、东南亚地区,陶瓷制品分为低温土烧器、高温陶器、瓷器及炻器四类。紫砂器是中国一种著名陶器,一般分为三种。一是使用紫砂矿原石进行机械雕刻形成的原矿石雕茶器;二是在中国辽宁喀左、广西坭兴、云南建水等地,直接使用紫砂泥“一元配方”烧制“紫陶”“单孔道”茶器;三是江苏宜兴,千百年来采用紫泥等陶泥,通过“调砂”“铺砂”等“二元配方”技术,开发出享誉世界的“紫砂”“双孔道”茶器。
潦浒康顺陶刘靖此次研发的“潦浒紫砂”新品,除具备“紫砂”“双孔道”茶器所有特质以外,还独具创新性。
潦浒陶泥是个宝。刘靖创烧的“潦浒紫砂”,严格精选具有优良品质的“潦浒陶泥”,进行“二元配方”,通过“调砂”“铺砂”技术处理。说“潦浒陶泥”品质优良,这不是浪得虚名,“潦浒陶泥”可谓是“采天地精华、吸日月灵气”,大自然堆积在潦浒“窑湾”及其附近形成的“宝物”,绝无仅有,不可多得。一是潦浒“窑湾”及其附近在4.3亿年前曾经是大海,堆积有种类众多的古生物化石,这些化石富集了氢氦锂铍硼、碳氮氧氟氖等上百种物质元素,这是极其罕见的;二是珠江上源南盘江穿流而过,将数千万年前至数千年、沿途火山喷发出来的“羊毛石”及“贝丘”等凝灰岩物质带入“窑湾”“猫猫石”处聚集混合,进一步丰富了“潦浒陶泥”成分;三是由于造山运动,地质抬升,曲靖坝子周边山峰沟壑纵横,山上有机物质从千山万壑汇入南盘江,水中聚集的大量有机质汇集潦浒“窑湾”及其附近,让“潦浒泥”充分发酵。“潦浒泥”成为陶泥中为数不多、不需要进行“陈腐”就能直接加工陶器的陶泥。
“潦浒紫砂”“双孔道”结构伸缩自如自主“呼吸”。刘靖创烧的“二元配方”“潦浒紫砂”自然形成紫砂特有的“双孔道”结构,不仅具有“紫砂”最优异的挥散、提香作用。当“潦浒紫砂”茶器“吸饱”水后,却独具恒定温度的功能,长久保持茶汤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。这种“恒温”状态,不会导致水温急速下降,有利于让茶水保持“水与电解质的平衡”,析出更有利于人体吸收的元素,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,这是其它陶器所不具备的特质。
“潦浒紫砂”远红外释放有益人体的光波。国人自古以来就爱美玉,从古到今,都有“人养玉、玉养人”“人养玉三年,玉养人一生”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。刘靖检测发现,所创烧的“二元配方”“潦浒紫砂”壶,1200°C-1380°C度的高温烧制,激活远红外线法向全辐射的辐射度超过80%。在冲泡的过程中,茶器能够持续释放4-14μm的远红外线、负离子、负电位,与佩戴在身上的玉石释放的光波一致。这种波能够屏蔽有害电磁波,有促进血液循环、改善组织供氧、缓解肌肉疲劳、镇静催眠、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和作用。
图文:包建新
责编:窦俊伟 段琼会
审核:李洪利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~